今天我们讲数学在90分-110分,这个分段内的学生的特点并且给出一些建议。
全国卷高中数学满分150分,根据考试大纲,基础题和中档题大概占到80%,也就是120分,难题约占20%,30分左右。在历年高中当中90分-110分之间的学生人数都是最多的,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分数经常处于这一分段的学生最常见的三个特点:
①所有章节、专题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运算规则掌握的还可以,但是稍微变一下形式、加一点计算量、把两个知识点(先别多了)揉在一起提高一点综合性就不会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我给大家举两个比较常见的:
第一个是做的题见的题太少,只做一下课本上的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大家注意我不是倡导题海战术哈,适当的多做一些高质量的习题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多见一见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查角度、考查方式,这样才能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而不是浅尝辄止、学个皮毛,人们常说“这孩子不会变通”就是因为他对事物的认识被单一的角度、单一的形式、单一的手法给局限住了,所以他才不会变通;
第二个是课上不记笔记,课下不善于总结,当时会了,过一段时间印象就比较模糊了,加上考试一紧张,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错误它就产生了,所以上课要养成“三勤”的习惯,一是脑勤,对老师讲的知识方法、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二是嘴勤,积极回答回应老师的问题,三就是手勤,及时记录笔记,老师提到的强调的要点、方法、技巧、常考题型都要随时记下来,然后就是下了课别总和同桌或死党们摆龙门阵,总结一下上的讲的,理顺一下看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有的话趁老师还没走远赶紧追上去问一问,养成这些好的习惯,成绩一定可以提升的;
②多数章节、专题学的不错,但是存在那么一两个掌握的不好,一遇到心里就敲鼓、发憷,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偏科现象这个大家都知道,而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专题之间也存在偏章节或者叫偏专题现象,这个了解的人就很少了,甚至会有人不理解。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现象,数学是一个体系巨大的基础学科,里面有很多的分支,高中数学是由其中部分分支的基础知识拼凑而成的,比方说,高中数学中的导数这一章,就是大学数学微积分的初步,概率统计这个专题是大学数学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初步等等,也就是说高中数学所有专题当中只有部分专题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其它专题之间并没有多大联系。我想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了。
那么,对于个别章节或专题薄弱的学生,建议实施单点突破,集中精力着重攻克薄弱部分,从基本的概念、公式、方法入手,理清头绪,再加上一些经典习题作为辅助,多总结分析,肯定会有很大改观。
③审题能力、计算能力不到位,表现在有时候看错题,让选不正确的看成选正确的,让填最大值填成最小值,或者漏掉条件,做着做着觉着题是错的,根本算不出结果等等。这类现象容易在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的时候出现,要调整心态,不属于知识掌握的问题。出现计算错误有两种情况,一是偶然的的计算错误,常常由于紧张、慌乱、激动、疲惫导致,二是经常出现计算错误就属于计算能力不足。需要从计算习惯、计算技巧上分析原因,经常练习计算量较大的题目,才会有进步。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您觉得不错,请不要忘记分享和点赞,这里是苑老课堂,我们下期再见!